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405章 为什么发达国家效率低?

钱金点点头,说道:“工会确实起了一定的作用,但更多的原因还是基建工程饱和的缘故。”

“有些人比较懒,喜欢靠急救金过日子;但是也有些人感觉救济金的金额太少,想多赚一点钱,并且整天闲着没事干也无聊,希望找份工作。”

“政府为了满足这些人的工作需求,就要专门搞一些基建工程,而且都是一些低端的工程,除了人工成本外,没有太多的额外支出,确保这些钱大部分都能跑到穷人的口袋里,没有太多的浪费。”

“刚开始,这些工人的干活速度比较快,很快就完成了任务,任务完成后,这些工人又处于失业状态,无活可干,于是相关部门又要给这些人安排工作。”

“可是没过多久,这些工人再一次完成任务,又成了失业者,于是政府不得不再想办法搞几个工程让工人去干。”

“就这样周而复始,时间久了,大家都很累。对工人而言,干活速度快肯定非常辛苦;对政府管理者而言,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重新给这些工人安排一个新的工程,也很麻烦。”

“所以,管理者就告诉工人:干活干慢一点,注意身体,其实这些工程可有可无,目的就是解决一下老百姓的就业问题,因此你们不要着急,慢慢干,干累了就停下来喝喝咖啡,刷刷视频,没有时间要求,一年可以完成的工程你们给我干十年,这样你们轻松,我们也省事。”

然后,钱金又继续说道:“这样说如果你不理解的话,那咱们举一个国内的案例。某省会城市为了发展经济、增加就业,曾经耗资10亿元修建体育馆,修好之后仅仅三年时间,又把这个体育馆给拆了,然后再重新修建,重建之后不到五年时间,再次把体育馆拆掉重建。”

“我估计当地衙门就是受挖坑理论的影响,拆了建,建了拆,如果他们换个思路,安排一群工人用10年时间去建造这座体育馆,同样可以起到增加就业的效果,而且工人还轻松。”

“当然,这样做的话,包工头要少赚一点,某些人的油水也要少捞一点,这就看管理者如何抉择。”

网友若有所思,说道:“喔,我终于明白了前段时间提出的以工代赈政策。这个政策中有一点说的是:能用人工的尽量不要用机械。”

“当时我还想不明白,用人工取代机械,这不是退步吗?原来是出于增加就业的考虑。”

钱金道:“这次提出来的以工代赈工程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项目,建好建不好,用多长时间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《点击报错,无需注册》
为您推荐